陕西意联电气

产品中心电缆测试试验设备

SRM-ZT10地下管线探测仪

标签: 地下管线探测仪

产品概述:

  SRM-ZT10地下管线探测仪是一款全自动智能地下管线探测仪,拥有强大的8个立体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可以给用户提供完整、准确、直观的地下管线信息,可以对地下管线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快速的追踪。地上管线探测仪主要作用应用于探测煤气、电力、电信、自来水、工业管道、排水和有线电视等各类城市地下管线,

  多频发射机用于给要目标管线施加特定频率的定位电流信号。屏幕可同时显示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和回路电阻等信息。

技术特点
1、输出频率:128Hz、1kHz、8kHz、33kHz、262kHz等
2、输出功率:10瓦
3、重量:4公斤
4、电源:专用锂电池(另买)或8节1号碱性电池

主要特点
1、无源探测能力很强,不用发射机可以探测到绝大多数地下管线。
2、目标管线“影像”显示,清楚直观。
3、探测深度最大可达10米。
4、信号9角度显示,45o法深度测量更加准确。
5、8天线全方位天线阵,抗干扰能力更强,定位更准确。
6、实时管线深度和信号电流显示。
7、操作更简单,不需要丰富的探测经验。
8、折叠式设计,重量轻,便于携带。

专用软件接收机
  用于地下管线的定位和追踪,大屏幕液晶屏实时地给用户提供地下管线的位置、深度、走向和信号电流大小等信息。不需要很多的探测经验就可以在管线复杂的区域快速地定位和识别目标 管线。

技术规格
1、有源频率:128Hz、1kHz、8kHz、33kHz等
2、无源频率:50Hz、<4k、4k-15k、>15k、∞ 等
3、测深精度:深度值的±5% 
4、重量:1.8公斤电源:

5、4节2号碱性电池(标配)


地下管线探测仪原理

一、地下管线探测仪工作原理及方法
  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探测地下电缆的精确走向、深度以及定位电缆的开路、短路及外皮故障点,管线定位仪的智能化全汉字、图形操作指示及声音调频指示,使它成为当今容易使用的管线定位仪。发射机内置欧姆表可自动测量环路电阻及连续的自动输出阻抗匹配,以保证输出好的匹配信号。对于电缆故障的测试,本仪器可应用跨步电压法,用直埋电缆故障测试配件(“A”字架)来判断直埋电缆的对地绝缘电阻小于2M欧的电缆对地故障及电缆外皮故障的定位;也可以用信号强弱法判断电缆开路、短路故障。应用耦合夹钳,可以查找带电电缆的路径,利用接收机的50Hz探测功能,还可以对运行电缆发出的50Hz工频信号进行跟踪,真正做到了一机多用,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发射机产生电磁信号,通过不同的发射连接方式将信号传送到地下被测电缆上,地下电缆感应到电磁信号后,在电缆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沿着电缆向远处传播,在电流的传播过程中,通过该地下电缆向地面辐射出电磁波,这样当管线定位仪接收机在地面探测时,就会在电缆上方的地面上接收到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变化来判别地下电缆的位置、走向和故障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及方法发射机的信号发送连接方式:直连法、耦合法、感应法


二、地下管线探测仪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及方法

  接收机的三种工作方式:波峰法、波谷法、跨步电压法。
  a.波峰法:探测仪接收机位于管线正上方时信号指示zui大、声音也zui大。要注意调节增益,使其仅仅能在管线上方或附近探测到信号。波峰法是用水平线圈接收电磁场水平分量的强度,对无干扰的电缆进行峰值检测。在电缆正上方时,当接收机的正面与电缆走向垂直时磁场响应强度大,这不仅因为线圈离电缆zui近,线圈所在的磁场强,还因为此时磁场的磁力线通过接收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当接收机向电缆两侧移动探测时,两侧磁场响应强度对称且逐渐减小。这不仅因为此时的线圈离电缆距离远,接收机线圈所接收的磁场变弱,还因为此时磁场磁力线的方向与线圈的平面不再垂直,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小,从而产生如山峰一样的信号响应。因而叫做“波峰法”。波峰法原理。


  b. 波谷法:探测仪接收机位于电缆正上方时信号指示zui小、且接收机声音指示无任何声音指示。要注意调节增益,使接收机在电缆正上方无信号及声音指示,而位于线路两边时有声音。波谷法用垂直线圈测量电磁场的垂直分量,目标电缆上的磁场是由无数个与电缆同心的圆型磁力线组成的,接收机在电缆正上方时信号响应zui小,两侧各有一个高峰。这是由于这些磁力线在电缆正上方穿过接收机垂直接收线圈的垂直分量为零,此时通过接收机的垂直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信号响应有一个zui小值(零值或极小值);当接收机在电缆两侧移动时,仪器的响应会随着接收机远离电缆而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此时的磁力线方向与接收机垂直线圈平面已形成一定的角度,通过接收机垂直线圈的磁通量逐渐变大。同时,随着接收机线圈远离地下电缆,接收机探测到的磁场的强度逐渐变弱,当这一因素成为影响通过线圈磁通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时,仪器的响应又会逐渐变小,从而产生如山谷一样的信号响应。因而叫做“波谷法” 波谷法原理


  c. 跨步电压法:
通过“A”字架可以探测出直埋电缆的对地故障及外皮破损故障。
  将“A”字架连接到接收机,接收机通过接收“A”字架探测到发射机发出的由故障点溢出的泄漏信号,可很方便的定位直埋电缆对地及外皮破损故障。
  直埋电缆故障精确定位特别适用于路灯电缆、直埋电力电缆、直埋通讯电缆、直埋光缆对地绝缘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尤其对直埋电缆的死接地十分有用,用传统高压闪络法测试时,因为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点的放电能量与放电电流的平方和接地电阻成正比,并且接地电阻很小,故故障点击穿间隙放电时声音较轻,无法精确定点,甚至无法定点。


智能管线探测仪常见问题

问:探测过程中干扰是如何产生的?

答: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目标管线上的信号电流产生的电磁场。在理想情况下电磁场的形态是标准的同心圆。信号有无源信号和有源信号两种。无源信号是管线上本身存在的信号(如:电力电缆),有源信号是用户用发射机把信号施加到目标管线上(效果很好的方法)。干扰的产生zui常见的原因是目标管线上的信号耦合到邻近的管线上。这就是物理中的“互感”现象。干扰电磁场使接收机“看”到一个变形的电磁场,从而造成读数不准确。对于给定的电磁场,频率越高干扰越大。

问:为什么我在其它的管线上探测到干扰信号?

答:信号通过公共接地点或互感耦合到了其它管线上。确认你使用直接连接法施加信号,并使用较低的频率。

问:如何用谷值法验证峰值法定位的准确性?

答:对于理想的无干扰管线,峰值/零值定位的位置是重合的。但对于有伴行管线或有其它干扰时,峰/零值位置会不重合,此时一定要注意峰值/零值定位点的距离,并以此来修正定位点。此时的管线真正位置在峰值一侧,距离峰值点的峰/零位置距离的一半。当干扰严重时可能找不到零值点,此时只能根据峰值位置大概给出管线的位置。采取改变施加信号的方法,重新进行管线定位。此外,不应在管道拐点、三通、变深点进行定位,而采取延长线的办法进行定位。当峰/零方式位置不重合时,管线直读测深也会有较大偏差,甚至无法读出深度。

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管线电磁场形态的变形?

答:首先,你可以试着降低发射机的输出功率,有时信号太强,探测的效果不一定很好,尤其是多根管线非常靠近的情况下。如果你使用感应法施加信号,你可以想办法看可不可以改用直接连接法或夹钳法施加信号。这们可以减少耦合到其它管线的信号,从而减少管线电磁场形态的变形。如果,发现谷值法和峰值法定位不一致,换一个一致的地方进行定位,如果找不到一致的地方,我们通常以峰值位置做为管线的位置,深度测量也在峰值模式下进行,当然也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比谷值法更接近真实值。

问:该设备是否可同时用来探测铜线电缆和光缆?

答:目前的地下管线探测仪只能探测带有金属护套或芯线的电缆(近几年采用了探地雷达探测非金属电缆)。只有带有金属护套或中央金属加强芯的光缆才能用地下管线探测到。要探测电缆必须给导体施加一个可以探测的信号(发射机信号)。

问:为什么我的接收机测深不准确?

答:1. 检查确认选择了正确的模式。
  2.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检查峰值法和谷值法定位的位置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试试其它的频率或连接方法。直读测深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读取正确结果需要一定的条件,否则测量精度不高,甚至得到错误结果。应用直读测深的条件之一是此时的峰零值要基本重合,一般应小于20厘米,否则误差会很大。其二是直读的深度要经过校正才能达到较高的可靠性,校正的因素包含:管线埋设土壤的湿度,以及检测信号的频率,一般土壤湿度越大、检测频率越高,校正的系数就应越小,一般在0.8-0.95之间。简单的办法是找一个深度已知且无干扰的管段,测出直读深度,与实际埋深相比求的校正系数。

  3.测量埋深时要注意接收机的方向,尽量使接收机的线圈与管线走向垂直,这个要求可以通过轻微转动接收机,使面板上的显示读数达到zui大值来达到。此外,还应注意:直读埋深值是接收机机身地面到管道中心的距离。

问:使用信号追踪光缆的zui大距离是多少?

答:如果金属护层连续而且没有对地短路,信号的传送距离通常为80公里。另外,接收机的性能也是影响探测距离的重要因素(关键的是接收机压制噪声的能力)。

问:遇到信号强度突然减弱是何原因?

答: 遇到信号强度突然减弱,则管线可能改变方向。此时应停止前进,检测电流测量值。定位开始时测得的电流值应在整个探测过程中保持不变。仔细搜索附近区域,找到中心线,测量电流,以检查是否在目标管线上方。

  1.如果电流测量值突然减小,可能是经过了T型分叉或分支管。在区域内进行360度扫描,查找其他中心线,以确认导体是否有分支。

  如果深度值和信号强度变化,检查电流测量值,如果电流测量值保持原值,说明仍在目标管线上方,只是导体深度可能发生改变。电流测量值可以告诉操作者,是导体深度变化引起了信号强度变化。



相关文章

全国咨询热线13669232697